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丨胡傅温酒樽和酒樽:和平的宴飨

文物档案

主角:胡傅温酒樽和胡傅酒樽

体态:高24.5厘米,口径23.4厘米(胡傅温酒樽);高34.7厘米,口径65.5厘米(胡傅酒樽)

出生时间:西汉

出生地:山西省右玉县大川村

藏宝地:山西博物院

1962年9月16日,经过一场大雨的冲刷,晋北地区的右玉县大川村村南断崖下面,一批珍贵的铜器破土而出。

这个下午,空气十分凉爽,大川村的社员们来到村南庄窝坪拔黍子,一些孩子们也跟在后面捡拾黍穗。一个名叫张玉天的小孩忽然瞥见三四丈深的沟底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跑到跟前才发现,眼前散落着几件铜器。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刘来钱组织大家将这些铜器仔细取出运回,之后移交省文管会妥善保管。考古队多次对这批铜器的出土地及附近进行过勘察,却再没有任何发现。

这批铜器共有9件,其中5件有铭文。引人注目的是一对形若孪生的圆柱形酒樽,通体鎏金,饰纹华美,造型、工艺几无区别,重要的是盖子口沿上凿刻的铭文:“中陵胡傅铜温酒樽,重廿四斤,河平三年造。”唯一的不同,是另一件的相同铭文后面加刻了一个“二”——这或许是表明功用上的差异。

胡傅温酒樽

两件温酒樽的盖子中央设计有提环,提环周围是等距离的三个凤形钮,器底对应着三个熊形足。一条宽宽的条带衔接相对的两个提环,将器身的装饰区域分成均等的两部分。图案是汉代流行的博山式林野神兽逐戏场面,它们曾经出现在画像石上、陶器盖子上以及其他器物身上,布局灵动,栩栩如生。有学者甚至从中辨别出了传说中的九尾狐形象,并且解读出器身上下两层浮雕图案展示出的一个相对系统的、丰富的神仙世界,以及这个神仙世界中西王母的形象,依然保留着羽人的特征。

此外,还有一件刻有类似铭文的圆鼎形酒樽,其外围有三只辅首衔环,下面是三只虎形足。通体鎏金,施以彩绘,富丽堂皇,图案中出现了例如骆驼、狮子之类的域外动物形象。其铭文为“勮阳阴城胡傅铜酒樽,重百廿斤,河平三年造”。

胡傅酒樽

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是西汉成帝的年号。铭文中的“中陵”“勮阳阴城”均为今天雁北地区的古地名,彼此相距不远。“中陵”在今右玉县威远镇西;“勮阳阴城”是指勮阳和阴城,勮阳位于今应县北,阴城位于今朔州东南,都是西汉雁门郡所辖县。

“廿四斤”依汉制是12千克。汉代一斤相当于现在的250克,“廿四斤”就是6千克;“百廿斤”即今天的30千克。学者认为,温酒樽是用于热酒的器具,可能需要附加一个装木炭的托盘来使用。器身两侧有辅首衔环,熊形足较短,无法直接接触加热层面,便用提环吊挂后加热。厚重的盖子则保证酒的温度不会早早冷却,并使香气更好地蕴藉。而酒樽则置于案上,宴飨时将贮藏在其它容器里的酒倒入其中,再用勺酌入耳杯奉客。

因为这三件酒樽的纹饰或多或少都有域外草原化风格倾向,不禁让人猜测,这些酒樽的主人“胡傅”究竟是何方神圣?

张畅耕先生考证认为,胡傅生前应当是雁门郡的都尉。他的理由是:第一,酒樽镌刻有勮阳、阴城两县名,勮阳为首。依《汉书·地理志》首县即治所的体例,勮阳就是胡傅的治所;第二,酒樽铭文证实胡傅有属地阴城,只有郡都尉方可以。铭文证实,东汉边郡都尉之“稍有分县,治民比郡”亦西汉旧制;第三,胡傅不葬于勮阳的官吏墓群,而葬于中陵之东南,墓地附近的村庄应是胡傅的故里。而阴城属于勮阳,两县理应接壤,而且规模不会很大。

昭君出塞后,西汉与匈奴之间的关系变得友好,作为抵御匈奴的极边地带,雁门郡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生机。河平元年正月,匈奴单于派遣右皋林王伊邪莫演等来朝奉献。二年,单于给汉成帝上书,表达了亲自要来朝拜天子的心愿。河平四年正月,单于如愿来到了长安,一直住到二月才恋恋不舍地返回草原。兵戈停歇,双方百姓的生活趋于正常,而作为守边经年的都尉胡傅,终于有了稳定安宁的时光。制作酒樽很可能是他多年的愿望,遗憾的是,马背上征杀,不可能也没有机会拿美器用来享乐。北地天寒,每年初秋到第二年春末,胡风吟啸,白雪漫天,想要以酒御寒,只能从怀中摸出革囊,冷冷地喝上一口。如今,正如“河平”这个年号的喻示,胡傅可以实现自己的心愿了,所以,他不惜花费多年的积蓄,请来最好的工匠,采用当时最为高级的铸造和鎏金技术,为自己制作了这些酒樽。

可以想象,当工匠一尊一尊把这些精美的铜器摆放在胡傅面前,灿烂的金光让他沉醉。纹饰里的动物似乎奔跑起来,仿佛此刻他无比轻松自由的内心。

鎏金技术是一种把金与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加热令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而不脱落的工艺。东周和汉代以后颇为流行,先后称为黄金涂、金黄涂、金涂、涂金、镀金,宋代始称鎏金。

大鼎般的酒樽足足可以盛放两百多斤酒,必定会在胡傅和将士们的欢乐夜晚一次次倾空。于是,工匠如愿了,艺术的价值在于把梦境与现实一一呈现,通过酒这一媒介,让每个醉者浸入自我赢取的世界,深深不能自拔。

大川村位于右玉县南60公里处,群山环绕。由村南翻过南山岭不远有佛殿坪,便是酒樽们大醉两千年的地方。这是一块向南倾斜的盆地,附近有一条西东流向的小河,下雨的时候就会暴涨起来。

或许,胡傅的故乡就在这里。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至今已历103年。位于太原汾河西岸的新馆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2005年对外开放。山西博物院是全省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传承中华文明和山西历史文化的职责使命。2008年3月起免费向公众开放,同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成为11个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


山西博物院现有藏品50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藏品主要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考古出土和百年来的征集积累,尤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具特色。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作为三晋文化的传承者、垦拓者、引导者,山西博物院曾先后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