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一百八:塔院清凉

●塔院寺缘何而来?  ●大白塔塔中有塔?  ●文殊发塔内有发丝?

  塔院寺位于清凉胜境五台山台怀镇杨林街,其院内有威镇五台山的大白塔和人天尊胜的文殊发塔等,2006年与显通寺合并为五台山古建筑群,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等,又被称为清凉山,而塔院寺又堪称“清凉第一胜境”。

  五台山宗教文物部门这样评价:塔院寺是五台山五大禅处和十大青庙之一,也是五台山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海内外众多信徒和游客首选的礼佛朝拜和旅游观光地,在国内佛教界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影响力。特别是寺内的大白塔,更被世人公认为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

  皇帝敕建的道场

  3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台怀镇核心景区杨林街。在鳞次栉比的古刹建筑群中,巍峨耸立的塔院寺大白塔赫然入目,放眼望去,蓝天、白塔、红墙、青瓦、钟磬、佛烟,刹那间定格为一幅绝妙吉祥的“清凉胜境”图。

  走过寺前影壁,一座四柱三楼歇山顶的木制牌楼映入眼帘。牌楼以红、绿、蓝三色彩绘为主调,正面写有康熙御笔“清凉胜境”,背面刻“桓精舍”。

  塔院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680平方米,建筑面积9140平方米。魏唐时期,塔院寺是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的塔院。据寺内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祖印撰写的《五台山大塔院寺重修阿育王所建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碑并铭》记载,明永乐元年(1403年)命西藏哈立麻上师来京。明永乐四年(1406年)哈立麻上师来京,次年三月(1407年)令通领天下佛教。但因哈立麻“不乐京居,欲来清凉,于其大圣谈道利生”,明成祖于永乐五年(1407年)敕修建大显通寺。哈立麻来到显通寺后,见灵鹫山前阿育王塔,于是请旨修复。碑中记载的塔就是大白塔。大白塔建成后,明成祖以哈立麻活佛之意,将塔院寺从显通寺中独立出来,后塔院寺成了明成祖敕建的护国佑民的道场和优抚番僧的主要场所。又据《清凉山志》卷五记载,明万历七年(1579年),明神宗敕建塔院寺,赐名“大塔院寺”。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塔院寺又进行了规模盛大的饭僧法会,成为皇家的延寿道场。

  进入山门,寺院中轴线上第一重大殿是天王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门楣正中悬挂着“敕建护国大塔院寺”鎏金大字匾。

  经与寺庙客堂当值僧人宏庆联系,记者从天王殿东侧旁门进入院子,此时院内苍松掩映、古刹精蓝,虔诚的信徒正五体投地朝拜着。与众不同的是,天王殿内正面不是供奉大肚弥勒佛,而是观音菩萨,其背后是一通刻有“皇帝敕谕”的圣旨碑,石碑背后为护法神韦驮菩萨,两侧为四大天王。

  中轴线上第二重大殿名为大慈延寿宝殿。据说此殿原为大雄宝殿,昔日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尊崇佛教,为祝其延年益寿,后得名大慈延寿宝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塑像35尊,正中佛台上奉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两侧为迦叶、阿难、大梵天王、帝释天王等。此处的文殊菩萨黑胡黑须,人称黑色文殊。据说,清时,五台山有五色文殊,即:菩萨顶供黄色文殊,罗喉寺供白色文殊,显通寺供绿色文殊,殊像寺供蓝色文殊,塔院寺供黑色文殊。殿内留名题记较多,有康熙的“景标清汉”,乾隆的“揽妙云”,嘉庆的“尊胜法幢”。

  五台山的标志

  大慈延寿宝殿后就是气势磅礴的大慈延寿宝塔,五台山自然地理和佛教文化的核心支点和双重地标,被人们视为五台山的标志。由于此塔采用砖石砌筑,外涂白垩,形成白色基调,俗称大白塔。

  五台山宗教文物部门资料显示,大慈延寿宝塔,又称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砖结构,是藏传佛教在五台山佛教建筑文化中的体现。明永乐五年(1407年)重建,万历九年(1581年)重修,次年竣工,总高54.37米。

  塔底四周围廊环绕,廊下木制圆桶状法轮120个,倚墙而立,转动自如。塔基为正方形,高1.7米,周设勾栏,基座上设束腰须弥座,座南面向内收回,形成一个规模不大的佛殿,并设阶梯可达殿内。须弥座上为覆钵式塔身,状如藻瓶。塔身莲瓣下部当心,莲蕊突起,花束卷曲,折卷处法轮束紧,其间突起莲花一枝,上置佛坛。坛上置坐佛一尊,左右胁侍各一,佛两侧雕有二童子,犹如飞天而翔。塔腹部隆起,线条圆和,体形高大而不显呆滞,顶部塔刹形式繁华,束腰塔刹之上筑砌相轮十三重,顶设华盖式露盘,上冠仰月、宝珠,露盘直径约8米,沿边装檐板36块,全为铜铸鎏金,灿烂夺目。露盘之上有风磨铜小塔和宝珠,高4.52米,四周以八条拉链束紧。

  风磨铜小塔即极顶小塔,分基座、刹身和顶刹三部分,高度均为小塔总高的三分之一。塔刹覆钵式,造型圆和,与大塔藻瓶基本相同。刹顶垒棱为基,上置宝珠多枚,极顶一枚刹尖突起,形若宝瓶。刹身正南面,雕有盘龙题匾一方,内镌铭文:“慈圣宣文皇太后重建,释迦佛真身舍利宝塔,大明万历九年四月八日造”。塔部北面是两层殿宇,俗称塔殿。下层有石窑洞三孔,中间洞内供汉白玉雕刻的释迦牟尼佛,洞口上方嵌一石匾,上刻“大慈延寿宝塔”。东洞内立有“佛足灵相之碑”一通,人称佛足碑。西洞内立清康熙三年(1664年)重修宝塔碑记一通。塔基南面也有一石洞,内供韦驮菩萨。上层塔殿,面阔三间9.2米,进深4米,内供铜铸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王四菩萨。两侧佛龛内供有小铜佛像。塔基四角,建六角亭四个内有大转经筒。

  大白塔有深刻的宗教内涵,并与古印度的四大原动力土、水、火、风有密切联系。方形塔基和塔基面对四个方位,象征地;覆钵状塔身,内藏灵骨或佛像,象征水;十三级相轮,表示佛教的十三层天界,象征火;相轮顶部的华盖,象征风。最上面的宝顶象征着由地、水、火、风所构成的万物,整座佛塔表达了佛教“四大和合”的思想。

  《五台山志》记载,传说大白塔是阿育王所置的佛舍利塔,在汉明帝以前就建在了五台山。长安二年(702年),妙胜尼造二层八角佛舍利塔,就将其藏在了塔的腹内。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日本高僧圆仁记载大华严寺阁院写道:“阁前有塔,二层八角,庄严殊丽,底下安阿育王塔,埋葬地下,不许人见,是阿育王所造的八万四千塔之数也。”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大白塔,又将唐造的二层八角佛舍利塔藏在塔的腹内,形成塔中塔。

  宏庆师父说:“维修中发现这座大塔应为空心塔,但从未开启过大塔,因此塔中是否有塔、佛舍利究竟啥样成了谜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塔下还有地宫,蕴藏着无尽秘密”。

  文殊发塔的传说

  塔院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是大藏经楼,建于大白塔之北。

  大藏经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二层楼阁式,三重檐硬山顶。殿外上架彩绘,下架油饰。底层檐悬挂木匾,上书乾隆皇帝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瞻礼五台山时写的“两塔今唯一尚存,既成必坏有名言。如寻舍利及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二层第一檐下悬挂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朝台时的匾额“金粟来仪”。第二檐下有“大藏经阁”木匾一块。殿内安置华藏世界转轮藏,是明万历九年(1581年)由五台山著名高僧憨山大师自己设计、自募资金制造的。华藏世界转轮藏,八角三十三层,高11.3米,上大下小,最上面的一层周长约12.65米,最下面的一层周长约7.33米,每层上面有若干小格,放置经书。底装转盘,推之可动。现在阁内供木刻小佛像1000尊。二层楼内,放经书柜,存汉、蒙、藏多种文字的经书二万多册。

  原来寺院的方丈院东侧,还有一形如大白塔的小白塔,相传其塔下埋有文殊菩萨真发,故名文殊发塔,也是塔院寺胜迹之一。文殊发塔高约7米,亦为覆钵式喇嘛塔,上承铜质露盘及塔刹。塔座方形,条石砌筑,周设栏杆围护。据资料显示,文殊发塔为明万历七年(1579年)重修。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十月五日,塔院寺围楼起火,火灾殃及文殊发塔,清嘉庆三年(1798年)修复。

  相传,文殊菩萨化成贫女,到塔院寺“无遮大会斋”乞食,因身无分文,剪下一绺头发作为向寺院布施,孰料遭遇知客师冷遇,后腾空显现真身,并念了一首偈语:“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舍尽,其如憎爱何?”僧人自感愧疚,立志成佛,但凡根未褪,相貌取人,心不见诚,幸见菩萨真容,又受其耳提面命,实乃三生有幸。后为教育僧众,也为纪念文殊菩萨显圣,人们把文殊菩萨这绺头发建塔埋藏供养,取名文殊发塔。

  塔下真有发丝存在?记者查阅史料发现,据《清凉山志》记载:“万历年间圆广道人重修,建发若金,随人视之不一。”如此文记载,塔下似乎存有真发,但此发究竟为何物,也许又是一道历史留下的谜团。

  塔院寺除了寺中轴线上建筑外,还建有钟鼓楼、伽蓝殿、祖师殿、东西廊房和僧舍楼等。每年还会在寺庙中举办重要的佛事活动,是五台山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吸引着海内外众多信徒和游客礼佛朝拜、旅游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