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工精湛百鹿尊

清乾隆粉彩百鹿尊(太原市博物馆藏)

在太原市博物馆的瓷器专题展厅中,有一件珍贵的清乾隆粉彩百鹿尊。 

该尊因其形状如牛头,又称牛头尊,通高44.6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23.9厘米,烧制于清乾隆时期,是专为宫廷制作的陈设用瓷。尊形体高大,敞口,口以下渐广,垂腹,圈足。胎体薄厚均匀,通体施白釉,釉色青白,肩部两侧装饰有一对浮雕龙螭耳,胎体厚重,釉面洁净,造型端庄。尊的底部落有“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题款。

如果把百鹿尊腹部横向延展开,则犹如一幅风景画长卷:在林壑幽美的山野之中,小鹿或奔跑追逐、或相依相偎、或卧地憩息,一派活灵活现的天然画面。画面中山石、林木等多用绿彩绘成,施彩浓厚;而群鹿、枝干等则用赭红彩绘成,群鹿交织,枝干苍劲,山清水润,以静衬动,相互照映,更富生命力。整幅《百鹿图》布局疏密得当,描绘细致入微,令人赏心悦目。鹿与“禄”谐音,百禄形容俸禄高厚,故百鹿图常作为祝颂加官进禄的吉祥图案。

百鹿尊的得名与清代的木兰秋狝历史有关。木兰秋狝是清廷每年秋季在木兰围场举行的大规模狩猎活动。当然,木兰秋狝不是单纯的狩猎娱乐,而是以狩猎方式锻炼军队。每逢此时,木兰围场就变成了战场,百骑并发,弓箭齐鸣,围猎官兵左奔右突,时而人兽交斗,时而围追堵杀,酷似一场短兵相接的实战演习。从1681年到1820年,康熙至嘉庆的140年间,共举行了木兰秋狝105次之多。

百鹿尊是景德镇官窑特意为宫廷烧制的装饰瓷器之一,充分体现了清乾隆时期官窑粉彩瓷器的精湛工艺。粉彩也叫软彩,其特殊之处在于工匠在彩绘时加入一种名为“玻璃白”的含砷化合物,它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了粉化作用,从而获得一系列深浅浓淡不同的色彩,给人粉润柔和之感。

百鹿尊的纹饰描绘十分精细。据记载,百鹿尊绘图有“一鹿三千笔”之说,绘瓷匠人将鹿毛的画法,形象地称之为“介字点撕毛”——每一笔按照“介”字或“个”字的字形来画。鹿身上的毛,一般得画三四层,才能出现毛茸茸的质感。画面上一头小鹿大小不过五六厘米,却不知多少笔才能画出。

纵观乾隆一朝,宫廷瓷器烧造在乾隆执政中前期水平最高。这与一个叫唐英的人有关,唐英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窑务管理者和制瓷专家。1728年,他奉命前往景德镇御窑厂佐理陶务,后来升任督陶官。在此期间,唐英不仅努力学习制瓷技艺,还与窑工们一起钻研尝试,先后烧制出一系列精美的瓷器,以至于人们把唐英管理下的景德镇官窑称为“唐窑”。1756年,唐英病逝。之后,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烧制水平开始衰退。这件清乾隆粉彩百鹿尊,从其精美的程度分析,极有可能是唐窑所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