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解员的生动解说下,千里之外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珍贵文物仿佛触手可及,学生无需离开校园,便能通过“云端”触摸历史……日前,“新疆历史文物展”首次3D数字空间云展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十中学(慈孝书院)举办,通过将博物馆搬上“云端”,让学生在“云游”和互动中享受身临其境的历史文化体验。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展览数字化项目的最新成果,“新疆历史文物展”3D数字空间云展览集合了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和3D展示技术,对新疆历史文物进行实景复刻,通过嵌入实景还原3D数字展厅、3D数字空间展示文物、音视频、高清图文等形式,让观众能够深入观察文物的元素、纹理、结构等,并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真人讲解员实景讲解,以通俗易懂和充满趣味的形式向观众展示历史演进和文物背后的故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史,具象化为可视、可触、可感的深刻体验,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们的理念主要有两点。首先,新疆地域辽阔,我们希望拉近孩子们与新疆博物馆珍贵文物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这些文物。其次,新疆博物馆的文物种类丰富、特色鲜明,通过MR眼镜(混合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等科技手段,可以更直观生动地展示这些文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张蕾表示,该馆工作人员和相关技术团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以确保观众和孩子们通过线上参观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新疆的历史和文化。
该展览选取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八龙纹金带扣、彩绘天王踏鬼木俑、妇女劳作俑、“唐开元二十一年(733)瓜州都督府给西州百姓游击将军石染典过所”以及“土尔扈特银印”等。同时,观众可以选择手动查看模式,对文物进行放大、缩小、反转等操作,实现多维度观展,还能互动。
当展览的实时云端画面播放时,孩子们被精美的文物所吸引,这是他们首次通过线上接触并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库车市第十中学(慈孝书院)学生王佳俊表示,看着这些文物,自己有一种跨越千年的感觉,了解了新疆的悠久历史和国家的发达科技。
“这是我第一次通过数字化形式参观博物馆,这些文物仿佛在我的眼前活了过来,以非常生动的形式让我看到了它们背后的故事,感觉十分有趣。”库车市第十中学(慈孝书院)学生郭晶晶说。
虽然孩子们曾去过博物馆的实体展厅,但遗憾的是没有机会聆听讲解员的讲解。现在,通过这种便捷的线上方式,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深入了解文物的相关知识。
“为了使内容更加贴近孩子们,团队采用了直播系统,通过动画、音乐的辅助,将复杂的解说转化为师生易于理解的内容。”张蕾说,“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形式,他们不必远赴千里之外的乌鲁木齐,只需通过自己学校的大屏幕就能看到文物、聆听专业讲解员的讲解,还可以观看文物的Flash动画,更深入地了解文物。”张蕾表示,今年该展览将走进更多学校。
据了解,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智慧社教”的重要内容,“新疆历史文物展”3D数字空间云展览是将文物资源向“大思政课”、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有效转换的切实举措之一。云展览简单便捷的操作、分段展线的指引、精准反应的识别以及跟随国宝的解读等特点,方便广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鼓励各族学生学历史、知历史,吸引大家参与到博物馆的互动中来。
“2022年5月18日,我们博物馆对外推出‘新疆历史文物展’,利用两年时间引进三维、VR(虚拟现实)等高科技对‘新疆历史文物展’进行全方位数字化,通过‘云端’让博物馆走进学校、走向大众的生活,让偏远地区的孩子看到新疆博物馆的展陈、听到专业讲解员的讲解,从而了解历史、爱上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何嘉说。
“新疆历史文物展”3D数字空间云展览场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