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记者从北海市旅游文体局获悉,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北海市有重大考古发现——一处隋唐时期的大树根古墓群。
大树根古墓群位于银海区福成镇古城村委大树根村西北侧约200米的坡地上,分布面积约3.3万平方米。由于长期以来的生产作业活动,墓葬群部分墓葬和器物坑暴露地表。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联合北海市博物馆,对这些地表遗存展开抢救发掘,确认其年代约在隋唐时期。
该古墓群主要分为砖、石砌筑的长条形墓和瓮棺墓两类。长条形墓形制狭长而浅,规制简单,墓室长2—3米不等,宽度多在0.6—0.8米之间,深度不超过0.5米。瓮棺墓系由两个四系陶瓮平躺对扣构成。
经整理,出土遗物有陶器、瓷器、金属器、琉璃器等类。器物风格与广西钦州隋唐墓、广东茂名蔡公山遗址、广东吴川马飘岭遗址相似。专家推测,唐初贞观年间合浦县南短暂设置过珠池县,该墓群或许与之有关。
北海市旅游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树根古墓群是目前北海除合浦汉墓群外规模最大的一处古墓群。它填补了北海隋至唐初考古遗存的空白,为探寻唐代珠池县提供了新线索。墓群采集和出土的遗物,具有较为浓厚的“俚僚文化”特征,为研究两广南部隋唐时期俚僚族群的历史文化及社会形态等课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