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臻藏晋显--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展。
“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项目自2023年启动以来,通过利用多种高科技技术手段并结合传统勘察方式,真实记录不可移动文物建筑本体、彩塑壁画、赋存环境的基础信息并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为后续文物保护、管理、利用、研究、展示、传播提供科学支撑。
展览通过“栉风沐雨向前行”“满壁丹青焕新生”“一榫一卯总关情”“抟土成形显神韵”等部分,通过先进数字化技术与手段,系统展示了“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次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文物博物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山西博物院承办,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协办。展览自2025年2月6日起在山西青铜博物馆一层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将展至2025年3月6日。
山西古建筑及彩塑壁画资源丰富,依托高精度扫描、720°全景摄影、三维数据采集等新技术,为古建筑、壁画、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将有效助力文物永久保存、接续利用。而相对国、省保文物,低级别及未定级文物更亟待抢救性数字化保护。展览中出现的晋城市石室村西庙壁画与长治市寺庄祖师庙壁画均为未定级文物,借助数字化保护,这些绚烂多彩的壁画得以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数字活化的《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画》更是让观众仿佛步入一幅青绿画卷之中,沉浸式感受信仰与世俗交织的艺术魅力。长治法兴寺十二圆觉彩塑与晋城玉皇庙二十八宿彩塑的数字化展示突破了空间的局限,将现实空间中不易欣赏到的彩塑全貌,360度展示在观众面前,在全方位领略古代彩塑艺术之美的同时,还可以深入了解彩塑背后蕴藏的深刻文化内涵。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时代赋予的责任;而数字科技的加持,让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文物数字化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利在千秋的事业,是激活文化遗产的重要路径,能为文化遗产活化创新提供新动能。山西将持续加大文物数字化保护力度,拓宽成果转化路径,创新成果展示方式,不断推动文化遗产的社会共享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