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保护文物,造福子孙

5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博物馆时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文物见证历史、延续血脉,是现在的人感知过去的桥梁,不仅记录文明更启迪未来。保护文物,造福子孙是每个中华儿女的义务,责无旁贷。山西作为文物大省更要坚决扛起保护和传承文物的历史责任,探寻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焕发文物时代光彩,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文物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记忆,虽然是“物”却被岁月刻画、烟火洗礼、风霜浸染,历经万难方成为博物馆里静静的“国宝”,述说着过去的点滴,带领人们穿越历史长河,触摸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跌宕起伏。文物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最好证明,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我们走向更加辉煌的“根”和“魂”。保护好文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传承好文物就是延续我们的文明血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之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每个人都是文物保护的实施者,保护文物的宣传者。要主动树立保护文物就是保护中华民族文明脉络的强烈历史自觉,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主动维护文物保护法权威落实文物保护条例相关要求,绝不参与文物“探、掘、盗、销、走私”等非法活动,严格遵守博物馆等保护文物相关措施;要自觉成为保护文物的宣传者,把文物保护知识带到家庭、送到社区、宣传到身边的每个人,引导全社会树立共同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

保护文物,造福子孙。文物是人类技术和文化的结晶,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遗存,是珍贵的研究材料,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民族历史、中华文化,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千秋大事。近年来,作为文物大省的山西从政策上构建文物保护责任形成了党委牵总、政府负责、部门落实的文物保护工作格局,在资金上大力支持保护文物现代技术运用,专项资金逐年上升;在人才上着力构建多层级的文物保护队伍,我省率先在大学开设全科文物人才班为基层着重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培养优秀人才,3月在晋举办的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上我省选手不负众望取得好成绩;在用活文物上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起来”,数字博物馆全面换新升级,从我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晋侯鸟尊”背上的小鸟幻化而来的“青鸟”振翅起飞让三晋文物“出圈”,在基础建设方面坚持保护和传承并举推动文物馆所繁荣发展,构建起覆盖全省市县级博物馆或专题博物馆,为保护文物造福子孙创造了良好条件。

文物让我们找到来时路、走好未来路,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对历史的负责、对未来的负责、对子孙后代的负责。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文物保护好、研究好、传承好,推动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