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守护文物安全、传承中华文脉,是文博单位的职责所系。为更好开展考古出土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深化文物价值挖掘力度,2025年5月26日,晋中市博物馆开展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项目出土文物的移交筹备工作。
此次移交工作,主要是接收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020年度负责发掘的四个考古项目中的出土文物,共计321件/组。其中,“榆次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杨梁村南墓地”38件/组、“晋中开发区中铁云轨弓村墓地”82件/组、“晋中市恒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顺城街中心公园住宅楼建设项目”89件/组,“晋中公交调度中心考古发掘项目”112件/组,器物种类涵盖陶瓷、铜器、铁器、玉器等,时间范围横跨战汉、唐、北宋、明清等多个朝代。通过考古移交不仅可以有效充实博物馆馆藏,也为学术研究与公共文化教育提供了宝贵资源。
考古出土文物
针对此次工作,晋中市博物馆组织成立工作小组,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针对性高、可操作性强的移交方案,明确双方责任义务、接收范围与接收流程等内容;反复确认文物清单,规划存放位置及账目,制作点交清册,以保障账目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完整性;此外,针对方案进行梳理,对移交人员、步骤流程等细节进行反复推敲,以确保移交工作的规范性与文物的安全性。
工作人员准备移交资料
通过考古项目移交工作,可以更好地督促完善文物保护工作机制及藏品管理的规范运作,对于规范文物安全管理,丰富博物馆馆藏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践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从提高认识、规范流程、盘活资源、提质增效四个方面,增强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出土文物移交工作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做好考古资料整理研究的基础上,以创新的展陈方式,推动文物展示利用,实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