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西省晋城市文旅局指导、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办,晋艺坊等企业协办的“万里茶路围炉煮茶标准发布”活动在青莲寺古建艺术博物馆举行。
晋城市委原常委、副市长、晋城市慈善总会原会长赵学梅,山西文旅星推官孙小寒,东方古堡文创,半山居禅茶,三个农夫食品等各界人士出席活动。
活动中,孙小寒宣读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万里茶路围炉煮茶标准》,同时还进行围炉煮茶的实际演示,介绍操作方法,让人们近距离体会到围炉煮茶浓厚的文化气息,也让围炉煮茶活动再次提升温度。
历史上,万里茶路是一条著名的商贸通道,也是一座沟通欧亚大陆的桥梁。古老的泽州铁壶,在明清时期就随着万里茶路流通全国,远销海外。晋商开辟的这条茶叶之路,晋城是重要的节点城市,直到二十世纪初,晋城仍是这条“茶马之路”不可或缺的角色。当时泽州流行的一句话是——南来“烟酒糖布茶”、北来“牛羊骆驼马”。
青莲寺古建艺术博物馆现存的清康熙元年的《煮茶供饮碑记》是晋城茶文化研究之重器,石碑不仅让观众知道了晋城人饮茶的习俗,而且记载晋城众善人出资免费施茶的良风美俗,碑文详细说明以三昧火焙制茶叶,铁铛烹煮茶汤,贮之甘露水,伴之以佳肴的系列茶文化。
明代散茶的兴起,引起冲泡法的改变,茶壶被更广泛地应用于民众茶饮生活中。晋城,古称泽州及泽州府,被誉为“煤铁之乡”,自古就有发达的冶炼业,明清时期“九头十八匠”闻名全国,泽州铁壶名扬天下。
时光荏苒,也在这古老的铁壶上留下岁月的痕迹。创建于清康熙丁丑1697年的“三晋老字号”晋艺坊,依然在传承着古老的泽州铁壶制作技艺。晋艺坊传承人雷晋峰率领团队十五年磨一剑,结合传统技艺和现代美学,开发出精美的养生铁壶。
如今,晋艺坊铁壶主打原生态纯手工健康壶,在主打健康的同时,更将浓厚的传统文化与历史悠久的铁壶文化融合在一起,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铁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