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即将到来,新晋国家5A级景区晋祠天龙山,提前进入了旅游旺季,游客接待量出现大幅增长。这里的文博讲解员提前开启春节模式,大家以饱满精神状态和专业服务水平投入工作,他们赋予文物以声音,讲述背后的故事,带领世界各地游客沉浸式游览每一处景观、尽情感受华夏古文明的魅力。
开启春节模式
“水镜台彰显了古代匠人卓越的建筑艺术造诣,也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生百态的深邃智慧与哲学沉思。”带领游客走近水镜台,王爽路的讲述流畅自然、生动有力,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水镜台精妙绝伦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触动着听者的心弦。
21日上午11时,讲解员王爽路身着黑色羽绒服,戴着厚厚手套,为一个小型旅游团提供讲解服务。讲解结束后,他与游客道别,返回游客服务中心,为自己倒了杯热水,稍作休息。王爽路今年28岁,是为数不多的男性文博讲解员。去年7月底入职后,他在讲解员岗位上迅速成长,在此前的全省文博讲解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景区游客数量明显增多,近一周景区日均游客接待量6000人次以上,同比增长 132%。”王爽路喝了一口热水后介绍说,从景区客流来看,冬季也不再是传统的旅游淡季,依然人气高涨。在游客中心前台,准备购买讲解服务的游客络绎不绝,与之对应的是,讲解员比以往更加忙碌。在晋祠博物馆,王爽路和同事们,从早上9时一直要忙碌到下午4时,在7个小时里基本上处于持续走动的状态,在户外带领游客游览一个又一个景点,中午抽空吃饭,接着服务游客。讲解时间和路线基本固定,在90分钟时间里,讲解员从晋祠博物馆门口开始,经过水镜台、金人台、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等,最后到难老泉或者王氏祠堂结束。“淡季时,一天有一两次讲解,现在变成三四次。”
王爽路说:“每一批游客走进这座文化底蕴厚重的景区后,都想了解更多,他们听得专注认真。很多游客生活的地方没有晋祠这样的古建筑、雕塑,他们非常好奇眼前景观是如何出现的,询问的问题很多,我会提供专业解答,让游客知道更多历史人文知识。游客满意而归,自己的工作就很有价值。”
讲述规范知识
“每天看,依然觉得风景有不同,接待不同类型的游客,每一次都是全新旅程。”高级讲解员苏悦身着一身黑色大衣,围着蓝色围巾,落落大方,她这样概括自己的工作内容。 今年1月1日以来,苏悦与其他讲解员更忙了,并在景区看到了新气象。继晋祠博物馆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晋祠天龙山晋级国家5A级景区后,难老泉水位上升、“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开馆等利好消息持续发生,不同年龄段的游客纷至沓来。
“难老泉水位上升后,很多高龄游客走进晋祠,观赏泉水涌动景观。”苏悦说,难老泉汩汩涌出成为景区新的亮点,每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拍照,游客数量增长明显。几天前,一位85岁的老爷爷,在两位女儿陪伴下专程来晋祠看难老泉。讲解过程中,老爷爷静静观赏清澈的泉水陷入深深回忆中,苏悦说,自己当时也特意放慢了讲解节奏,让老人有更多时间怀旧。游览结束后,老人恋恋不舍地说:“不愧是高级讲解员,下次来还请您讲解。”
苏悦介绍,进入寒假,低龄游客也纷纷到来。各地家长带着孩子走进晋祠,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家庭组合成为文博讲解员接待的主要群体。来自各地的小朋友阅读历史书籍后,产生诸多好奇心,当走进晋祠这一承载古老历史的景区时,不禁想探索文物古迹关联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文博讲解员会结合景区丰富的文物遗存,从古建、碑刻、雕塑、名匾等角度娓娓道来,将景区变为小朋友们的研学课堂。
谈及自己的感受,苏悦表示,文博讲解员需要不断学习,储备文博知识,厚积方能薄发。“听了专业讲解,游客充分了解文物古迹关联的历史文化知识,会有不虚此行之感。离开之际,游客的鼓掌、点赞、道谢,最令人感动。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辛勤工作有了结果,内心充满成就感。”
展示“5A”水平
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国家5A级景区晋祠天龙山预计迎来庞大客流量。面对这个旅游旺季,晋祠天龙山采取“分层讲解”办法,针对不同游客需求提供专家、外文、高级、中级、初级5级讲解服务。
“2023年开始,景区游客接待量不断增长,淡季旺季界限不再明确。不论日常还是节假日,讲解员都会以饱满精神状态,为游客提供高质量讲解服务。景区晋级‘5A’,讲解服务更应提升,体现着‘5A’水平。”高级讲解员张引接待过俞敏洪、月亮姐姐、杨帆、任贤齐、刘芳菲等名人,同时兼任直播、展览、视频拍摄等活动的主播,可谓景区的网红主播。
作为土生土长的晋祠镇人,她目睹了晋祠天龙山人气日益高涨、知名度持续上升的过程。张引介绍,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过程中,景区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也包括文博讲解水平。景区近年精研文物讲解能力,推动文物活起来,磨炼了一支专业化的讲解团队,显著提升了景区的服务体验。
“景区持续吸引外地文博爱好者。游客来到景区后,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希望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现深度游览。”张引介绍,游客文化修养高,兴趣广泛,会关注到文化遗存的种种细节,比如鸱吻、晋国历史、晋文化、园林设计等,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倒逼景区讲解员查询资料、参加培训、储备知识,从而满足游客的更多需求。
“游客询问越多,越会激励我们学习,不仅学习景区的知识,而且了解同一时代的历史,形成横向对比,讲述太原乃至山西的其他历史古迹,让更多游客有领略华夏古文明的真切感受。” 采访结束时,讲解员们同时提到这个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