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文明历史研究贡献运城力量

5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山西运城,到运城博物馆进行考察,参观“华夏寻根”“馆藏珍品”“盬盐春秋”等展陈,详细了解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牢记领袖嘱托  汲取奋进动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更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反复强调,要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这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础上提出的博大精深的时代命题。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要营造保护文物、文化遗产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浓厚社会氛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全社会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不断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并从中汲取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奋进动力,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进一步转化为使命担当和行动自觉,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

传承文化根脉  勇担时代使命

运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主题公园”,也被誉为“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大运之城”。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讲到,黄帝之妃嫘祖教民养蚕于夏县、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古有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之说。唐代诗人卢纶曾在其《送绛州郭参军》诗中咏及汾水下游丰收在望的麦景。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创新性发展。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价值,推进文物有效利用,“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文物看运城”,运城的国保单位数量是全省之最,我们要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要弘扬运城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的宝贵精神,深入挖掘关公文化、闻喜裴氏家族、夏县司马光、万荣薛瑄等先贤的感人事迹和家国情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动运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提高文物展陈质量,展现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

坚持多措并举  打造历史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城市过去文化繁荣的标志,也是一座城市未来文化繁荣的发端,打造历史文化名城需多方合力,要完善责任体系,研究制定相关制度,明确主体责任,动员社会力量,全面壮大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队伍,推进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利用工作走深走实;要严格考核,督促相关单位重视和落实保护利用工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力构建多元化筹融资机制,将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严格落实财政兜底保障政策,建立部门资金统筹协调机制,广泛利用各类平台、各种方式筹措资金,在保证不损坏文物和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精心挖掘文物价值,利用项目开展招商引资;要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建立完善文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教育部门、文物部门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文物保护法定职责,打通文物安全责任制的“最后一公里”,构建纵向的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要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为保护利用工作保驾护航,加大要素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多学科协同,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引领运城文物和文化遗产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机构队伍建设,落实考古、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机构人员编制保障,充实事业单位力量,建设文博领域专家智库,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支持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机构开展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自主招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了理想信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力书写运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事业发展新篇章,在深入研究中国文明历史、推进文化自强自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彰显运城担当、贡献运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