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西李门遗址又有新发现

这次是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心聚落

近日,据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汇”文章《山西高平西李门遗址调查简报》登载,在高平的西李门遗址发现丹河流域史前至夏商时期的中心聚落。

高平堪称“古建筑博物馆”,1574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古建筑就有1300余处。仅宋金时期的古建筑,就超过长江以南的总和。高平还有许多古村落古民居,保存完整、规模大、数量多。

图为从Ⅰ区西河北岸看遗址核心区地貌。

图为从西李门遗址挖掘出的陶罐。

2017年5月,在配合太(原)焦(作)客运专线西李门墓地抢救性发掘时,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在丹河东岸进行了小规模调查。发掘结束后又对西李门遗址进行了系统的全覆盖调查。

调查过程中,根据遗址的地形和地貌,将整个遗址分为三个区域,编号I-III区。野外调查时,逐级梯田踏查,兼顾地表和断面,发现遗迹后现场铲刮地层剖面,记录、绘图、拍照,采集地理坐标和出土遗物。经调查,确定了遗址的范围和面积,基本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

西李门遗址位于高平市河西镇西李门村,属于丹河东岸二级阶地,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并登记,2013年被确定为晋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遗址位于龙顶山山前冲击扇前端,地形东高西低,中部有两条季节性河流(西河、南河)将遗址分割成南北并列的三个区域。遗址西边界紧邻二广高速,北区(I区)向北可达常乐村至西李门村分界(望师岭)一线,南区(III区)最南到达南河南岸台地,遗址东部边界至七一煤矿和二仙岭一线,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核心区位于II区西李门村西台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地表和断面上可见文化层和灰坑、窑址、墓葬等遗迹,采集到陶片、石环、石铲和陶环等遗物。

本次调查在断面上发现并记录早期遗迹22处,出土遗物较多、共存关系明确的单位有7处。其中,遗址核心区采集到的陶弦纹鼓腹罐、双唇口尖底瓶口沿属于典型的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类型。陶喇叭形口尖底瓶口沿、高领罐口沿等遗物,时代略晚,属于仰韶文化晚期。

II区及III区采集到的遗物年代比较单纯。III采集到的龙山文化时期正装双鋬手袋足鬲。这种类型陶鬲在晋中地区杏花村遗址、忻州游邀遗址等地均有发现,在晋城地区为首次发现。

I区采集到的遗物年代较复杂,既有二里岗时期典型的陶假腹豆豆盘、肩部饰同心圆纹的罐口沿、细尖实跟鬲足,又有晋中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常见的陶蛋形瓮口沿和腹部残片、带竖向凹槽的鬲足。根据最晚的遗物判断,这一灰坑的年代应为二里岗文化时期。此外,还采集到较多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陶片。

西李门遗址是晋东南地区一处保存较好,时代延续长,文化内涵丰富的典型遗址。通过系统调查,基本明确了遗址的年代,初步建立了遗址的文化序列。本次调查对于认识遗址所在区域史前至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面貌,厘清晋中地区与晋东南地区考古学文化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实物资料和研究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