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一百一十五:永祚双塔

● 寺院为何是坐南朝北?  ● 地宫之内藏有舍利子?  ● 有最古老的寺院牡丹?

  “那是双塔寺,双塔是太原的象征!”遥望市区东南部两座笔直雄伟的古塔,太原人对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总是自豪地介绍。

  双塔寺又叫永祚寺。“永祚”一词,有“永远传流,万世不竭”之意。寺内两座古塔,巍峨耸立,直入云端,所以太原人更习惯称之为“双塔寺”。久而久之,“永祚”寺名反倒被人淡忘。双塔从耸立之日起,就成为太原的标志和象征。2006年5月25日,永祚寺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高僧主持扩建

  “永祚寺是明代高僧妙峰的未尽之作。”5月26日,说起禅院的历史,双塔寺文物保管所所长冀美俊快人快语。

  妙峰生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法名福登,是平阳府临汾县(现临汾市)人。在当时,妙峰不仅是有名的高僧,而且还是济世利人的古建筑家。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妙峰被封为“护国法师”。次年,妙峰受邀主持扩建永祚寺。

  永祚寺初名永明寺,妙峰扩建前,寺内已有一塔,也就是现存的文峰塔。文峰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主持修建者是明代曾任山东布政司参议的傅霖。冀美俊介绍:“为补辅太原文运不足,傅霖及缙绅、学士提议并修建文峰塔,也就是风水塔。”文峰塔告竣后,傅家得到回报。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傅霖去世5年后,他的孙子,山西历史上最杰出的学者、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傅山诞生。

  当时妙峰年近七旬。能让古稀高僧出山主持扩建之人自然来头不小,此人乃第十一代晋藩王朱敏淳。

  扩建之初,妙峰发现原有的文峰塔向西北倾斜,于是在旧塔的西北增建一座新塔,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动工修建,用了4年时间完成。此塔得到万历皇帝母亲李太后的资助,妙峰将新塔命名为“宣文佛塔”,是对一生笃信佛教的皇太后的赞扬。也就是从那时起,“双塔并峙”“凌霄双塔”之奇观,成为太原古八景之一。“寺内现存的大雄宝殿、三圣阁、禅堂、客堂及东西方丈室,都是与新塔同年代所建。”冀美俊说,遗憾的是,妙峰的扩建计划规模宏大,还没全部完工,万历四十年(1612年)秋,体力不支的妙峰抱病离开太原,三个月后圆寂五台山。

  砖仿木无梁建筑的精品

  永祚寺占地8万多平方米,分寺院和塔院两部分。与国内其他庙宇坐北朝南的方位不同,永祚寺是坐南朝北。“这种格局是受地势影响所致。”冀美俊解释,由于文峰塔修建在东南最高处,以致后来的扩建,只能顺势向西北方向延伸,形成了目前“寺院居西北,塔院位东南”格局。

  永祚寺为三进式院落。现有山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歇山式无梁仿木结构建筑。二门又称“如意门”,是寺院原有的山门。

  由于妙峰圆寂五台山,原有扩建计划搁浅。直至清顺治、康熙年间,地方官才再修建寺院围墙,并辟建一简陋山门。从此,空旷袒露八十余载的永祚寺有了遮拦。

  永祚寺内建筑的柱、檐、斗拱、雀替、垂花柱及图案,是用青砖磨砌而成,是国内唯一的全部采用砖仿木无梁式建筑组成的寺院。

  面阔五间的大雄宝殿是寺院内现存最大殿宇,长19.35米,入深11.3米,为双檐式二层楼阁。殿外四面磨砖对缝,当心间和两次间各辟一门,两稍间为格子棂窗。从外观看,斗拱、椽飞均为仿木结构。大殿正面有六根青砖磨砍砌筑的檐柱,平面呈圆形,半径敞露在外,做嵌入墙状。每根檐柱下,为青砖雕刻的仰覆莲须弥座。檐柱之间,用砖砌阑额枋相连,其上为砖砌普板枋,枋上置五踩双翘砖雕斗拱。“为弥补砖仿木结构所造成的柱高、檐短、出挑尺度较小、墙面呆板的缺陷,工匠们没少废心思。”冀美俊说,在檐柱的上端,工匠们雕刻磨砌出垂莲花柱、角替、枋头、华板等装饰构件,并在上面精心雕刻出卷草纹,置于阑枋之下,形似于木,而工精于木,犹如给大殿披上半截花罩。

  殿内施拱券顶,不用梁架,中间为南北券拱,架在隔墙与山墙之上。由于券艺高超,券弧跨度大,使得大殿内显得异常宽敞高大,非常适合大佛像的供奉。

  大雄宝殿之上的三圣阁,面阔三间,为单檐歇山顶无梁高阁。砖制的檐牙高喙、殿角翘檐,好似大鹏展翅,昂首欲飞。殿内当心间顶部更是精美无比,抬头仰视,由砖雕砌成的藻井,斗拱出挑,层叠而上,形成套拱,构成下大上小的穹窿顶,犹如巨大的伞盖,华丽精致。“这种形制的砖结构建筑,明代前主要运用于陵墓和砖塔建筑上。”冀美俊介绍,这种无需木材的砖砌建筑技术,是明代殿堂修建中新特征,留下了鲜明的时代风格和烙印,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三圣阁的砖雕穹窿顶,无疑是无梁式阁殿中的精品。

  文峰塔属道教宣文佛塔属佛教

  在众人的印象中,永祚双塔外观相同,却一高一低。“文峰塔高54.76米,宣文佛塔高54.78米,两塔高度相差两厘米。”冀美俊说,“一高一低是视觉上的误差。”原来,文峰塔位于东南,宣文佛塔居于西北,并非处于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位置。

  两塔间相隔约50米,一座砖仿木结构的过殿横卧其间。由于建造年代只相隔9年,双塔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塔均为13层的砖筑楼阁式空心砖塔,平面呈八角形,且斗拱的造型、结构、檐、椽、柱、枋的砍磨都大同小异。然而走近观察,两塔却各有精妙。“从塔的用途来看,文峰塔属道教,宣文佛塔属佛教。”冀美俊说。

  文峰塔没有塔基,仅开一门,塔内未设佛龛,塔身为素砖砌体,塔上雕刻清素,塔身收分很小,直径相同,显得挺拔壮美。而宣文佛塔,塔座为沙石条砌筑。塔身为一色青砖研磨对缝砌成,塔上的斗拱、飞檐、枋、椽、柱,均为青砖仿木结构砍磨而成,13层塔檐都用孔雀蓝色琉璃瓦砌出晶莹美丽的边沿。在塔的第一层撩檐枋下,斗拱与斗拱之间的空处,共嵌刻有八处砖字“阿弥陀佛”,字体犹如一条飘带,层层叠压,美观匀称。“砖字既表明了塔的属性,也巧妙地添补了斗拱与斗拱间平板的空间,可谓独具匠心。”冀美俊认为,“由于有皇室人员的参与,宣文佛塔的形制无不透出皇家的威严。”宣文佛塔1到7层的砖仿木斗拱,为“五踩重翅”,上承撩檐仿、椽、飞,组成塔檐。随着塔身拔高、塔层上升,每层高度逐渐减低,斗拱形制也随之变小。而到8层以上,斗拱结构则明显收分,使塔身轮廓造形呈流线形,十分美观。

  顺着冀美俊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宣文佛塔每层的八个角,都镂刻有砖雕的装饰性莲花垂檐柱,垂柱与垂柱之间,有砖砌栏额相连,垂柱上方,砖镂的角替、枋头、华板等上面,刻有细腻逼真的草纹、云纹,塔外的装饰性得到加强。“这种建筑雕刻,不仅图案富丽,镂工精细,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和代表了明代砖构建筑的艺术风格,可称明代砖仿木建中的优秀作品。”冀美俊介绍。

  与文峰塔不同,宣文佛塔底层朝东南、西北方向开辟两门。进东南门迎面是石砌佛龛,拾阶盘旋而上,可至塔的11层,居高临下俯瞰太原全城。

  传说宣文佛塔又称“舍利塔”,地宫内藏有舍利。冀美俊一席话让人浮想联翩:“西北门就是通往地宫之门。”西北门被用砖墙封闭,地宫内是否真有舍利子,在双塔寺文物保管所工作多年的冀美俊也一直在寻找问题的答案。“按照宣文佛塔修建的级别来说,塔下应当有与之相应的佛家宝物。即使不是释迦摩尼的舍利子,也应当有某位高僧的舍利子,否则与佛塔的皇家背景有些不大相称。”冀美俊说,令人不解的是,“舍利塔”不是随意能够称呼的,但如此大事,竟然找不到确切的文字记载。

  珍贵的碑碣和牡丹

  “风藻无穹帖爱宝贤花爱紫,因缘有会寺求永祚塔求双。”三门立柱上的这副楹联,出自当代古文学家、书法篆刻家张颔之手。这副楹联将永祚寺“大雄宝殿砖仿木无梁建筑、双塔、牡丹、碑碣”四大看点,很巧妙地镶嵌其中。

  双塔寺现今共收藏和保护有价值的碑碣石刻260余通。这些碑石中除一小部分是寺院原物外,绝大部分是从太原各个地方收集而来的散佚珍品。它们中,有明代的石刻珍品、海内知名的《宝贤堂集古法帖》180余通;有清代的《古宝贤堂法帖》36通;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醉笔石刻《赤壁怀古》3通;有清代著名书家祁隽藻的《子史萃言》石刻4通;还有记述内容别具一格的《晋溪隐君家训》碑,等等。这些碑碣,集清以前各代著名书法大家的墨迹宝瀚于一堂,真、草、隶、篆各种书体,无一不有,不仅为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所珍视,也为游客所喜闻乐见。

  双塔寺“碑廊”的最北端,镶嵌有宋代大文豪、一代书法家苏东坡的墨迹《赤壁怀古》刻石。这套刻石共三块,是其原迹的摹勒本,也是双塔寺“碑廊”众石刻中引以为重的佼佼者。据该石刻末的跋文看,该石为乾隆二十七年仲夏(1762年),依旧拓摹勒上石。

  此外,永祚寺的牡丹也是名声远扬。每年四五月间,人们总是蜂拥永祚寺,观赏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明代牡丹“紫霞仙”。冀美俊说,每年花期来临,7株“紫霞仙”率先绽放,花团紫中透红、红里发紫,最大的花朵直径约20厘米,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寺院牡丹。

  除“紫霞仙”外,永祚寺还引进了姚黄、魏紫、二乔、洛阳红、大胡红等160多个品种共6500余株牡丹。每逢春夏之交,永祚寺内花团锦簇,香气袭人,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