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第一批国保)

  云冈石窟(第一批国保)

  时代:北魏

  地址:大同市城西16公里武周山南麓

  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规模宏大,雕饰奇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主要洞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年)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之前,其余小窟龛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年)。历时65年。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五周川水又东南流,其水又东转,经灵岩南,凿山开石,因岩结构,真容巨大,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描述了其壮观景象。按其时代早晚,石窟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三期的造像特征、窟龛形制、题材布置、雕造技巧各具特色。

  云冈石窟早期的代表为“昙曜五窟”,即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的16至20窟,开凿时间在和平初年至和平六年(460――465年)。早期石窟的特征为椭圆形的大像窟,草庐式窟顶。窟形和造像继承了印度、中亚的雕造特征和鲜卑拓跋草原牧场上穹窿顶的毡包形式,造像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塑刻五尊大佛,巧妙地将北魏佛教中“拜天子即礼”的实用宗教与石窟雕刻结合于一体。造像肩宽体壮、身材粗短、面相丰圆、深高鼻,身着通肩式或袒右式袈裟,每窟造像内容为三世佛。五窟中较有代表的为第18、20窟。第18窟内主像为一立佛,身着袒右肩袈裟,高15.5米,袈裟上刻有随衣着起伏而趺坐的小佛,人称“千佛袈裟”。第二十窟内主佛为一坐像,高13.7米,结跏趺坐,禅定印,肩宽壮,深目高鼻,着袒右袈裟。此窟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也是云冈石刻的象征。

  中期开凿时间为和平六年至太和十八年(465――494年),共有12窟,即1窟、2窟、5至13窟及未完的第3窟。此时为冯太后和孝文帝于平城执政期间,云冈石窟的雕造进入鼎盛阶段。此期在武周山斩出高达30米、长近600米的摩崖巨壁,连续开凿了12个大型石窟。无论从规模还是内容雕刻均超过早期石窟。它吸收了龟兹(新疆库车一带)、凉州(甘肃敦煌)石窟的艺术精华,结合中原地区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新的融合创造,窟形上出现了佛殿窟和塔庙窟,造像内容丰富多彩,汉化色彩渐趋浓厚。佛、菩萨面相丰瘦适宜,表情温和恬静,褒衣博带式佛装亦在北魏太和十年(486年)以后的造像中出现,从而开启了云冈乃至北方石窟造像中国化的帷幕。

  第5、6窟,第1、2窟是中期云冈石窟的典型代表。 第5窟窟前为五间四层绕廊楼阁,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窟内主佛释迦牟尼,高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佛。壁后为诵经道,供信徒礼佛绕行。四壁满雕佛龛造像,门两侧,两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第六窟平面近方形,中央雕两层方形塔柱,高15米,下层四面雕有佛像,上层四角各雕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其余各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像。绕塔柱四面和窟的东、南、西三壁刻有三十三幅佛传故事,内容丰富,规模宏大,雕饰瑰丽,是云冈石窟中期雕饰艺术之精华。

  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迁都洛阳,虽然政治中心南移,但北都平城仍属佛教重地。由留居平城的中、下层官吏和信仰佛教的民间团体开凿的中小型窟龛,如蜂窝般从东到西遍布崖面,分别为第4、14、15、20至45窟及第4至6窟间的小窟。这些石窟是云冈晚期石窟的代表,开凿时间为太和十八年至正光五年(494――524年)。此期流行三壁三重龛行列式洞窟,窟内方整,窟外门楣处雕饰繁缛,佛像面形清瘦,长颈、削肩,均着褒衣博带式服装。此期云冈造像艺术更臻成熟,尤其是许多窟顶的飞天伎乐,构图典雅,线条流畅,雍容中透着秀雅,夸张中微含敛意,宁静中充满意境艺术美的典范之作。这种清新、典雅的艺术风格与早期昙曜五窟中深厚、淳朴的西域式情调,与中期石窟中复杂多变,气度恢宏的太和情调各异其趣,表现了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进程中的显著转折。

  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其雕刻艺术继承并发展了秦汉时代的艺术成就,吸收并融合了外来的艺术精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北魏时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