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至31日是第23个全国科技活动周,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我省文博科普基地于科技周活动周期间,围绕“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
云冈研究院举办了以“科技为文物‘护航’——探究云冈石窟保护背后的故事”为主题的科普直播活动。围绕彩塑文物病害,瓷器常见的病害,结合现场文物介绍了不同类型病害的形成机理及应对措施。围绕拓印艺术,通过实际操作展示了拓片制作工具的功能以及拓印步骤,将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山西博物院开展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玉见良渚”文化专题科普系列教育活动”及“青铜有话说”科普系列音频节目,既有面向青少年儿童的“博物教室”历史文化科普系列教育活动,也有面向老年人的“博物馆里的老年大学-皓首为学博古游之探寻青铜器上的神秘符号”文化科普实践课和博物馆进社区活动,传播历史知识,传递文化力量,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让社会公众感受到文物背后蕴含的科学技术与艺术魅力。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通过考古专家科普讲座、考古科普直播、策展人讲展览以及面向青少年观众的考古绘图与摄影社教研学等活动,现场讲解和诠释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阐释考古博物馆内出土文物的科普价值,引导公众了解真实的考古工作是什么,解读蕴含在文物中的科技价值与内涵,带领大家一起探寻文物保护和科技考古的奥秘。
文博科普基地致力于让科技创新助力文物保护的理念深植于社会公众众心中,推动全社会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丰富多样的活动获得了广泛关注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