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檐走壁”了50年,“斗拱爷爷”该红了!

王永先的直播一般都在下午,天光正好,日头稍长,能多讲些东西。

山西的古建筑数不胜数,晋祠、佛光寺、关帝庙……都提供了“现成”的场地。他或是深入一座大殿之中,带着手电筒和几个小工具,现场比对实物,讲解内在关窍;或是坐在庙前,支一块画板,把镜头前的建筑细节画下来,细细拆解,再把画板上的字擦掉,请屏幕前的网友“答题”。

有一次,王永先在五台山佛光寺测绘讲解一种名为“大叉手”的建筑结构时,浮光掠影之间,镜头扫过殿顶的一群蝙蝠,受惊之下群飞乱舞,杂音四起。但王永先习以为常,连语气都没一丝起伏。

1937年,梁思成来到佛光寺大殿,考察这座木构建筑的具体年代时,也曾见过这群“老朋友”——成百上千的蝙蝠,黑压压盘踞在脊条上,一旦被照相机的灯光照亮,就会惊动飞起,给考察的队伍带来极大的困扰。

王永先的视频评论下,一位知晓这个典故的网友笑称:“这是赶不走的老东家了。”

王爷爷的“空中大课堂”

已逾古稀之年的王永先开了一个抖音号,叫“古建筑斗拱学堂”。

镜头前的他总是穿一身蓝色的中山装,戴一副圆框眼镜,笑容慈祥,讲述古建筑知识时语气平和有趣。久而久之,很多网友便亲切地称呼他“斗拱王爷爷”。

为什么叫“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建筑结构,位于立柱和横梁的交接处,从柱顶上“探出”一层层弓形的承重结构,为拱;拱与拱之间垫上方形木块,为斗,合称斗拱。

建筑中的斗拱

在王永先看来,学习古建筑知识要从斗拱开始入门。不过单看文字描述,很难想象出斗拱到底是什么。不只斗拱,其他如梁架结构、雕作、叉手等古建筑术语,只听文字解释都很艰深晦涩,如果配上图画或者视频,就豁然开朗了。

为了提升“视频课堂”的可看性,王永先亲手制作了一个可拆卸的1/15木制斗拱模型,给每个构件一一标上序号或名称,甚至拆解后再重新组装,以加深印象。有一位爱好古建筑的网友看了几条视频后十分激动地表示,他自学很久都没有搞明白这个结构,这个视频终于让他“看懂了”。

学习门槛高,是本就冷门的古建筑学科的另一大痛点。要让更多人看懂并喜欢,不仅要真实、有干货,更得清晰、有意思。王永先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他在抖音上打造了一套《零基础开始学习古建筑》的短视频合集,目前已更新到第六集,讲述了彩塑、大斗、歇山顶等细分内容,共获得超160万次播放。

王永先讲解斗拱模型

讲述雕作制度时,他来到太原晋祠圣母殿,结合《营造法式》一书中的理念知识和殿中的木雕龙柱实例,现场绘制了一幅“缠柱龙”。

这些短视频被王永先称为“空中大课堂”,经常有网友赞叹,在王爷爷身上, 似乎能看到梁思成先生的情怀与影子。他站在前人的智慧积淀之上,善用互联网时代流行的新媒体,讲述古老的传统文化,显得意外和谐。

“修庙人”的坚守

对每个学建筑的人来说,梁思成都是泰山北斗般的存在,王永先也不例外。

王永先生于山西、长于山西,在这片古建筑屹立成群的土地上,他童年就与神秘古老的庙宇殿堂为伴。长大后,他因缘际会进入山西古建筑研究所,但最初只是为了一份工作。

直到亲身参与了太原晋祠圣母殿的测量修缮、平遥古城的保护发展等工作,看到无数本来已在历史风霜中摇摇欲坠的建筑重新焕发生机,他才逐渐意识到这份工作的不平凡。

年轻时工作的王永先

“一座古建筑的价值远远大于一幅画或一件瓷器,因为古建筑综合、立体地把古代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王永先看来,要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活起来”,古建筑是举足轻重的载体。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

太原晋祠圣母殿的测量修缮工作仍然让他记忆犹新。圣母殿建于北宋年间,历经千年历史,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基沉降,殿宇倾斜。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沉陷倾斜之势不断加剧,柱子歪散,梁架劈裂,亟需加固殿基,修缮保护。王永先参与了实地测绘,并助力后期制定修缮方案,申请批准实施,直至修缮完成,花费了数年之久。

古建筑的测绘修缮工作远比想象中更为艰辛,既要保护建筑不被破坏,也要事无巨细地一一记录,修缮时更要保证修旧如旧。梁思成曾在《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中写道:“我们早晚攀登、工作,或爬入顶内,与蝙蝠臭虫为伍,或爬到殿中构架上,俯仰细量,探索唯恐不周到,因为那时我们深怕机缘难得,重游不容易,这次图录若不详尽,恐怕会辜负古人的匠心。”

不止是圣母殿、佛光寺,山西省记录中的不可移动文物多达28027处,这些古建筑大多坐落在山林或乡野之中,环境恶劣,“工作至苦”。在王永先那个年代,经济发展远不如现在,待遇也不高,这份工作更称不上体面,还被大众戏称为“修庙人”。

但梁思成、宿白先生、罗哲文老师等前辈的治学精神,以及为了保护古建筑奉献终身的执着,始终深深感染着王永先和他的同侪们,支撑他们一次次登高爬远,往返于“古今之间”。

王永先在佛光寺东大殿现场勘查

在山西的古建筑群中,宋辽金以前的木构建筑超过70%多,它们历经千年而不腐,不被风雨摧折,除了古人建筑时埋藏的智慧外,“修庙人”的不懈守护一样功不可没。

传承:从有界到无界

2000年,王永先从山西省文物局退休,闲暇时在大学讲述古建筑课程,也主导或参与了一些相关学术著作,出版了《唐五代木构建筑实例》《山西古代彩塑品赏》等书籍。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修庙人”的待遇有所改善,但由于工作环境无法改变,愿意参与这份工作的年轻人仍然很少。甚至,很少有人知道还有这项工作。

王永先也逐渐意识到书籍、论文等传播方式的局限性。“这些书,大部分都是古建筑学科相关的专业人士在看。”换句话说,不“出圈”,很难让普罗大众知道。

而且古建筑相关的书籍大多艰深难懂,以被专业人士奉为圭臬的《营造法式》为例,其著于宋代,名词术语众多,且屡经更迭,曾被梁思成称为“天书”。后来也是梁思成排除万难,翻译此书,才流传至今。但即使翻译过后,给一个刚入门的人看,仍与“天书”无异。

退休后的王永先,仍然把传播、传扬、传承古建筑知识与文化当作毕生使命,在如此情怀与精神的驱使下,他一直在尝试很多新兴的传播方式。跟随时代的变迁,他变得愈发“时髦”,以近70岁高龄学会了用电脑打字,还开了微信公众号,在新媒体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偶然,在一名学生的推荐下,他开始尝试短视频。2020年,他在抖音更新了第一条课程视频,讲述斗拱构件中的“慢栱”。

起初只是用视频录下建筑结构的细节,以画外音讲解,浏览量并不高。今年4月,王永先开始本人出镜,并打造课堂合集,通过深入现场、图文绘画、视频直播等多种有趣的表达方式,与视频外的网友们深入互动,解答大家的疑问。就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视频点赞量固定在几千,偶尔也能上万。

王永先抖音账号“古建筑斗拱学堂”

事实上,王永先的抖音粉丝增长并不快,目前只有5.5万,但对于一项冷门学科而言,已经远远超出他的预期。更重要的是,这座“空中大课堂”没有界限、没有限制、没有围墙,让他能触达到更多年轻人和不了解古建筑的人。

很多年轻网友在评论或私信中表示,看了王爷爷的视频后,对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看,甚至越来越多人表示,希望大学增加古建筑专业。

所有的兴趣,都是从“知道”开始的。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方式,李诫(《营造法式》作者)、梁思成、罗哲文等人,或著书立传,或教书育人。

到了互联网时代,如古建筑这样的冷门学科,借助短视频平台从圈内到“出圈”,从有界到无界,能够被更多人知道,让人们从发现到喜欢,再到愿意参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录制视频时的王永先

每每看到王永先在镜头前怀抱画板、手指梁柱、娓娓道来的样子,我总是能想到那个“考古学家发现兵马俑唇边指纹”的故事。那些修建晋祠、关帝庙、佛光寺的匠人们,没有在这些建筑中留下丝毫指纹,但他们的技术、审美、智慧在岁月洗礼中沉淀下来。如今,仍有人继承着前人的遗志,虽千万难吾往矣。

从梁思成到王永先,再到下一代“修庙人”,代代如此,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