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博物馆:“简牍”晋阳

汉代木简(太原市博物馆藏)

在太原市博物馆展柜中陈列的木简,材质为云杉,残简上依稀可辨认的字有:“□其□□□中□其□百日”“□□□二寸□”等,是太原东山悦龙台汉墓出土各类文物66件(组)中较为重要的发现,填补了山西考古在该方面的空白,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木简即牍,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狭长木片,引自《南史·齐本纪上第四·高帝》:“井中得一木简,长一尺,广二分,上有隐起字。”《汉书·高帝纪下》中记载:“吾以羽檄征天下兵。”唐朝的颜师古也有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

追溯木简的发展历史,图书——作为人类记载和延续文明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纸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除了把文字记录在甲骨、金石上之外,使用最为广泛、时间最长的便是竹和木,而经过加工后写了字的竹和木就称为“简牍”。虽然我们常说“简牍”,但其实“简”和“牍”是不同的概念。简,由竹或木加工而成,通常是削成长条形,再将写字的一面打磨光滑;如果是竹质的,还要用火将竹子烤干防蛀,“杀”去竹青,烤出“汗”珠,故称“杀青”或“汗青”。而牍多为木质,与简不同之处是加宽了好几倍,大多宽约6厘米,个别可达15厘米以上,呈长方形,故又叫作“方”或“版”。牍多用来书写契约、医方、历谱、过所(通行证)、书信等。较长的文章或书所用的竹简较多,须按顺序编号、排齐,然后用绳子、丝线或牛皮条编串起来,叫作“策”或“册”。

虽然我们现在发现最早的简牍实物是战国时期的,但保守估计,以简牍为主要文字载体的时间可达3000年以上。与简牍同时并用的还有帛书,但由于它比较昂贵,通常只能用于抄录重要的书籍和文件,不能像简牍一样被广泛使用。

与简牍相关最为经典的一个典故是“韦编三绝”。相传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当时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连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时间久了,把编连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后来,“韦编三绝”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