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冲进前20位

  国家文物局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4月6日揭晓,20个项目进入终评阶段。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位列其中。此次评选共收到有效投票215张,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等得票排名前20的项目入围。评比竞争激烈,专家们对重要考古发现的学术意义取得比较统一的认识,得票第一的项目获得200票。之后在20个终评项目基础上,产生最后的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

  西吴壁遗址“火映夏商”

  绛县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地处涑水河北岸的黄土台塬上,南距中条山约6公里。2018至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及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在西吴壁遗址开展大规模考古工作。该遗址面积达110万平方米,二里头、二里岗期遗存分布面积约70万平方米;中心区位于遗址东部,面积约40万平方米,以二里头、二里岗时期的冶铜遗存最具特色。

  二里头期遗迹包括房址、灰坑、灰沟、木炭窑等。出土大量铜炼渣、残炉壁等冶铜遗存,说明附近曾存在二里头时期的冶铜作坊。二里岗期遗迹包括房址、灰坑、灰沟、冶铜炉残迹、水井等。成熟的青铜器生产包括采矿、冶炼、铸造三个环节。通过对出土冶铜遗存进行科技检测,可知西吴壁遗址冶铜作坊的产品为纯铜,说明该遗址是一处以冶炼纯铜为主,兼可制作小型工具的聚落。这是学界首次在邻近夏商王朝的腹心地带发掘专业冶铜遗址,填补了冶金考古的空白,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西吴壁遗址呈现出一种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冶铜作坊形态,为深入探索早期冶铜手工业技术及生产方式,乃至探索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开发、利用铜这种战略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发现的冶铜遗迹与遗物,是中原地区时代早、规模大的冶铜手工业遗存,填补了青铜器产业链中的空白。

  古代手工业遗址有3处

  此次入围的20个项目显示出地域均衡、类型多样,主动发掘成果丰硕,基建考古收获斐然等特征。

  从地域分布看,入围的20项考古发现来自1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从整体看,分布省份较多,地域分布也比较均匀,不论是南北方还是东西部均有项目入围。考古强省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西部省份多点开花,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是新疆连续第5年入围终评的项目,青海和甘肃今年也各有1项入围。

  从年代分布看,入围的20个项目中,史前考古有7项,夏商周考古有7项,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有3项,唐宋考古有3项。史前考古今年成果丰硕,夏商周考古项目更是连续几年以相当高的比例入围终评。

  从遗址类型看,除了居址、墓葬和城址居多,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手工业遗址有3处——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这几项发现在古代手工业技术、资源控制和远程交流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有一处旧石器洞穴遗址——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及一处寺庙遗址——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入围。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是继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之后,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重大成果。